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它能创造奇迹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上海文达家教: 王佳
2012龙年的这个寒假,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除了走亲访友共贺新年之外,也许更多的时间被孩子视为理所当然的彻底放松和休息黄金时段,而作为众多奋战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其中的一员,我则是更希望在闲暇时间能够有更多的思考和学习。感谢学校提供了一本优秀的教育学著作《第五十号教室的奇迹》,在某个冬日的午后,我捧起这本书,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了这个神奇而又处处充满爱的教室。
不得不说,在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前,我对美国的教育方式了解是比较模糊的且还存在一定的误解:老美的基础教育相对我们中国而言,过度追求“自由和民主”,这样的前提下,孩子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吗?“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样的儒家思想他们是否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呢? 如果给予孩子大量的自由探索和学习时间,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又如何去体现呢?而当我合上书本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惊讶和感动,惊讶来自于“原来无论是中国抑或是美国,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遭遇到的困扰,其实本是天下一家。”更多的感动则来自于“一间小小的教室,原来蕴藏的未知能量远远比我们能看见的多得多!”无论是世界的哪个组成部分,无论经济发展程度,无关历史发展过程,教育的本质和奥义原来就只有一个字“爱”,它是教育的原动力,它在书写着教育界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本书在讲的,其实是一个系列故事,故事非常简单:作者(一位小学教师)精心教育他的班级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的人才,输送到下一阶段的高等学府。作者的着眼点并非吹嘘自己的成功,而是如何能够达到成功的“过程”,真正让同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感同身受和获益良多的是那些发生在56号教室中的一件件小事,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且它们可能发生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每一个教室里。比如,让我深有感触的一个小片段是文中,第56号教室的一个小女生,在低年级学生被欺负后,并未像其它年级和其它班级的孩子一样冷漠以对,她不但独立扶起孩子帮他整理和清洁,并安全护送他回家,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一点儿也不期望家长的感激赞美和学校的表扬肯定。这个案例我相信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是“雷锋精神”“做好事不留名”,没错,相隔半个地球之外发生的这一幕,是如此的感人,又是如此的熟悉。
让我疑惑的是,作者到底是怎样做到的,比起我们的“3.5学雷锋日”,他的国情里显然是不存在“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好事不留名”一说的。很快地,我发现能够让学生达成并理解且内化为自己行事准则的,是作者精心筛选的那些优秀文艺作品“独自和解” ,“推销员之死”,“正午”,“肖申克的救赎”。当然,并不是说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按照他的模式照抄,也给我们的学生阅读这些名著或者播放这些优秀影片就能达成德育效果,如果这样,无异于东施效颦般可笑。
经过反复阅读与思考,我们每一个读者都能在这一个个小故事的背后,在字里行间轻易捕捉到那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爱”。正是作者拥有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这些情感在每一个课程中,每一次课间相处,每一段师生对话中自然流露。人类是情感动物,而爱是根本,试问,哪一个孩子会无法辨别真情和假意?教室中的漠不关心造就的将会是未来的冷漠和潜在暴力倾向,教室中的急功近利造就的将会是未来的虚荣和势利,教室中的种种无异于社会以自己的方式在告诉孩子们“你们是什么样的人”和“你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正像“爱与和平”是永恒的主题一般,我也始终相信“人性本善”,一个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会自然而然地具备爱人与被爱的能力,他的特质将会是“温和,善良,乐于助人和自助”。相反的,一个极度缺乏爱的孩子,一个打从心底不相信爱的孩子,他将来会具备的特质很有可能是“怀疑,戒备,斤斤计较”。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而言,绝对不能是简单的“四十分钟一节课,上完内容就走人”。教育之爱渗透在我们生活相处的每一个小细节,每一次眼神的交流,每一个举手投足之间。个人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爱的教育最形象的比喻,每个德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特质即为“明辨是非,善良和耐心”。
爱是我们所有人类的神奇正面能量,它是教育的原动力,它能创造奇迹!
上海文达家教王佳 2012-1-30